神木县免费医疗的尴尬其实在情理之中。试想,挣脱了长期“看病贵、看病难”这一“大山”的压抑,一旦看病免费,群众能不蜂拥而来,能不使医院爆满吗?笔者认为,尴尬局面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医改的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冲突问题。
从医改的社会公平角度来看,最好所有的群众都能享受到完全免费的医疗,而从医改的效益角度来看,追求的是最少投入能带来最大收效。由政府为全民医疗“埋单”自然受到百姓的欢迎,但这种免费模式好政策的施行也要结合社会实际情况。
事实上,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作为全民医疗服务模式的典型国家,英国也不例外地加入了席卷全球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浪潮之中。原因在于在此类体制下,社会虽然拥有广泛的医疗保障覆盖面,百姓享受到优厚的医疗福利,但医疗卫生提供的效率较低,医疗服务质量相对较差,而费用又受预算约束,无法大规模投入资金来改善医疗质量。此外,在政府承担公共卫生及全民基本医疗的国家,医疗费用持续上涨给国家财政造成巨大的压力,入不敷出问题突出。如德国,医疗费用增长异常惊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60年的4.8%骤升到1998年的10.3%,2002年人均达到了2708欧元。究其成因,惊人一致的是来自人口老龄化加速、医学技术进步、医疗保障制度设计缺陷等方面的挑战。特别是由于现代医疗保障制度普遍存在的第三方付费模式,缺乏对医患双方的费用滥用的约束和节约的激励,国家医疗负担逐年加重。这是“英国模式”医改中一直在着力解决的医疗效率问题。
回到我国的医改上来,当前回归公益已为我国医改确定了方向,也是我国医改的最大亮点,但在公益性的前提下,如何解决好医改的公平和效益的关系问题至关重要,即不仅要避免医疗市场的过度商业化,影响医改的公益性方针,增加群众的医疗负担,而且要避免类似神木免费医疗所遭遇的效益低下问题。在笔者看来,应当是在医改公益性的前提下,建立起一个合理的分担机制,国家出一部分,个人出一部分,社会保险分担一部分,在确保公平的同时顾及效益,如此才是符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的医改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