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
核心提示
都说“看病难,难于上青天”,今年1月,包括我市庐阳区在内的全省32个县区正式启动基层医改试点工作,所有药品一律实行零差率销售,剑指“以药养医”旧机制。目前已近年终岁末,基层医改这剂“药方”成效如何,是否能交出一张满意答卷?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走访。
基层药价降幅明显
“很长时间没来过医院,这次一来就发现药价果然便宜多了,我用的是医保卡,基本都不要自己掏钱。”记者昨日在双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遇到了李艳,她向记者表示,她平时不怎么生病,这次因为天气突然降温受凉,一直头疼,考虑到周一就要上班,只能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开药后准备付钱时才发现药价很便宜。
据介绍,自2008年实行药品集中供应以来,我市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加成一般在13%左右,实行药品零差率后,这些社区机构直接取消了这13%的加成。农村地区药品加成偏高,基层医改启动后,农村医疗机构药价降低幅度明显,平均下降幅度大约在50%,广大农民享受到的实惠更加明显。
如何补助“倒逼”联动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一系列难题迎面而来,老百姓能否改变用药观念?基层医疗机构担忧财政补助是否及时到位?卫生行政部门则关心如何进行补助,怎样实行有效监管?
记者了解到,自实施药品零差率以来,包括我市庐阳区、肥西县在内的全省32个试点县区基层医疗机构次均门诊药品费、次均住院药品费、次均门诊费、次均住院费,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0.0%、27.1%、25.7%、11.6%。老百姓开始尝到了甜头,前往基层看病就诊的愿望更加强烈,基层医疗机构门诊量上升也非常明显。
“从统计数据来看,老百姓小病进社区的观念已在进一步加强,可如何补贴的难题困扰我们很久,按照实际差率补肯定不行,但按照国家规定的15%补,基层医疗机构都活不了。”该名负责人同时表示,经过慎重考虑,发现基层医疗机构的核定任务非常关键,有任务就要有人员、岗位,由此就“倒逼”出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机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基本药物、保障制度5项制度的联动改革,目标直接指向弊端重重的“以药养医”的补偿机制。目前,这五项改革正在顺利进行。
防止过度检查填补低药价
据介绍,从今年9月起,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正式实行省级招标采购,目前配送率已经达到九成以上,招标药品的价格比国家零售指导价下降了52.8%。
“改革目前只是在基层医疗机构中推行,这只占医疗服务总量的15%左右,我们正在考虑逐步向县级医疗机构推行,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就医者享受到改革的成果。”省卫生厅有关负责人如是表示。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进一步扩面,应该采用哪些辅助措施,真正做到还“实惠”于民?“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确降低了大多数药品的价格,可一些临床非常有效的药品如果因为利润空间很小,导致厂家不愿意生产,应该怎么办?”相关专家就此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药价降下来之后,还要防止医疗机构采用过度治疗和过度检查来填补低药价,可以模仿基本药物目录来建立一个基本医疗服务目录,以此来监管基层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