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网综合资讯频道   -毒胶囊事件再次来袭,预计影响不及2012年
  • 来源:-  虎网综合资讯频道   浏览:2131   更新时间:
  •    

        事件:
        昨天,浙江宁海检察院通报了一起非法生产“毒胶囊”的案件,短短5个月,除了被现场查获的,非法生产有毒空心胶囊达9000万粒左右,都已经全部进入了流通市场。
        评论:
        这个新闻会让大家回忆起2012年4月15日央视报道毒胶囊事件。经机构检测,包括修正药业和通化金马在内的6家企业13格批次的胶囊铬含量严重超标。毒胶囊事件引起了全国人民和资本市场的关注,促使了政府对食用和药用明胶行业的大整顿。
        我们预计这次影响不及2012年毒胶囊事件,有三点原因:
        1.事件性质不一样。2012年是药用胶囊生产企业使用了不合格的明胶原料;这次是小作坊直接生产明胶胶囊,官方定性为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而非药品。我们预计这次毒胶囊极有可能流入保健食品领域。
        2.规模远不及2012年。2012年查明涉案胶囊5亿余粒,召回铬超标胶囊(剂)药品12.3亿余粒,而今年仅0.9亿粒。
        3. 明胶胶囊行业监管已大为加强。2012年事件后,药监局规定药用胶囊生产企业必须从具有药用明胶生产资质的企业采购药用明胶,严禁购买非药用明胶用于生 产。对药用明胶生产实行许可制度,生产企业必须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产品必须获得批准文号。同时自2013年2月1日起SFDA要求药用辅料的生产企 业今后将参照原料药的管理模式,强制执行《药用辅料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俗称药用辅料GMP)。
        相关标的:本次事件有望受益的标的有医用明胶生产企业青海明胶(000606)和东宝生物(300239)以及不生产明胶,但进军淀粉胶囊的药用辅料上市公司尔康制药(300267);而有历史污点的通化金马(000766)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我们认为对于医药药企实质影响不大,维持行业“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医药上市公司辅料采购环节管理不善,实质性受毒胶囊事件影响。

     

注意: ·本网站只起到交易平台作用,不为交易经过负任何责任,请双方谨慎交易, 以确保您的权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
·任何单位及个人发布信息,请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注意产品功能表达,杜绝虚假违法广告,产品功能夸大宣传。
  业务电话:010-53399568 投诉电话:14700496243
  客服微信:14700496243
  :本网站为专业的医药招商代理平台,不出售任何药品,买药请到当地医院咨询,请不要拨打以上电话,谢谢合作。
  为了使您更方便的找产品本站开通了全国医药代理商联络QQ群:(群①:62942367 群②:54524537 群③:104496983)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303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11010502000363
工业和信息化部ICP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12012273号-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经营性-2015-0001
虎网医药招商网(www.tignet.cn)属于 北京虎网纵横广告有限公司 所有,谨防假冒